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铁路桥梁命名的、全省首批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的历史与荣誉 学校始建于1973年,原系铁道部所属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公办性质,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主管。2000年,学校在国家机构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中与铁道部脱钩,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教育教学业务由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现为国家首批调整认定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国职教100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校(连续六年)、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全省职教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中等专业教育十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信誉建设示范单位。 学校的硬件与软件 学校办学环境优雅,现有占地面积62209㎡,建筑面积37677㎡,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办学设施齐全(其中相当一部分设施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甚至全国独有)——拥有土工、建材、力学、水力水文、地质等12个实验室的综合实训大楼、藏书12万余册的图书馆、能自动演示的桥梁施工模型室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和计算机中心;拥有教学用微机480台,建有与Internet相连接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册教职工228人,专任教师107人,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含在读)14人;高级讲师51人,占教师总数的48%;讲师33人,占教师总数的37%;“双师”型教师31人,另有客座教授5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设计大师各一名)。 学校的办学机制 学校开设铁道桥梁、公路与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等12个专业。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公路与桥梁为省级示范专业、铁道桥梁为省级品牌专业。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实行“双证”沟通,推行学分制,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同时,学校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积极拓宽发展空间,组建了中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武汉分院,开展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了“3+2”分段制高等职业教育;与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办,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汉阳学习中心。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3+2”分段制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机制。 截至2010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563人,业余制学员2916人(含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各类学生总数7479人。毕业生“定位准、能力强、适应快、能吃苦”,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学校的桃李与英才 37年来,学校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遍布全国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及勘测设计院等,堪称“桃李满天下,英才遍五洲”。其中,近800人已成为局、处领导和各类技术骨干,60多人获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许多著名桥梁、铁路、公路都凝结着桥校毕业生的智慧和心血,他们参建的代表性工程有:九江长江大桥、钱塘江二桥、汕头海湾大桥、武汉长江二桥、芜湖长江大桥、北京西客站、京珠高速公路、青藏铁路等300多项大中型工程,为铁路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铁道部原教育司司长陈关茂赞誉学校为“编织彩虹的摇篮”,在行业内部被称为“建桥人的黄埔军校”,这已经成为学校最具标志性的品牌和特色。 桥校人的精神 艰苦建校、勤俭办学的敬业精神; 小中求精、小中见大的创优精神; 严格管理、软件硬抓的科学精神; 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精神; 乐于清贫、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 目前,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要求,继续把稳定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动力,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争创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