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西郊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临安市,是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50余年的建设,凝练了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工、管、文、理、法、经、医、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办学层次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17个学院(部),5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建设专业12个。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40个以上、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94余人,研究生1114余人,留学生、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3500余人。 学校现有东湖、衣锦2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逾2亿元。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各1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470余人。拥有共享院士2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政府特聘教授(钱江学者)4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7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8个;全国优秀教师5人。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有国家级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三年,本科生在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615项,其中获全国“挑战杯”竞赛金奖2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4篇论文被评为“浙江省百篇优秀硕博论文”。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0年被评为在杭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优秀单位。2009届毕业生刘霆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0届毕业生左力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级科技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近3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10篇,授权专利164件,出版专(编)著206部。先后与浙江省40多个县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开发项目5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带动20多万人脱贫致富,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优秀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开门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瑞典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以生态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座落在古木参天、环境优雅的衣锦校区,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是个学习的理想场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自考助学和培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继续教育体系。现有农民大学生、自考助学学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在校人数近4000人。 学院将认真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坚持“规模、质量、特色、效益、品牌”十字方针,依托学校丰富的资源和特色优势,整合省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和自考助学,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