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座落在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占地1800亩,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两万人。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名“成都气象学院”,系中国气象局直属高校,2000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后,划转为四川省与中央共建的省属高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以大气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特色和优势的多学科应用型高等学校。 学科专业:学校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49个;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下设2个二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此外,学校可招收全日制和在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推广硕士,还可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校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其中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气象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科学”和“基础数学”。多年来,这些学科专业在面向广大农村,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在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和农业信息化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近400人,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50余名,他们中有国家和四川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或参加了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主持面向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于“三农”建设的科研项目300余项,在农业气象、农业防灾减灾、农业环境保护、江河生态屏障建立、农业资源遥感、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等方面独具特色,取得了“季节变率和气候变化对农业和水文的影响”、“中国湖泊生态恢复工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趋势预测方法研究”、“我国热带、亚热带西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逆温层专题”、“四川省农业灾害性天气监测技术”、“西部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及其利用效率研究”、“生态、环境及资源问题的统计评价方法研究”等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 科研条件:学校现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和“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另有研究机构29个。学校是实施省部共建的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单位,四川省“信息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并被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 培养质量:建校五十余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立足四川,服务全国,向气象、环境、资源、信息和教育科研等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合作单位:长期以来,学校同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防雷中心,以及各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各级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等单位开展了深入的科研合作,为我校培养在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实验实习基地。